光照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,是葉綠體發(fā)育和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,光能調節(jié)農作物體內某些酶的活性,因此光照對農作物的生長發(fā)育影響很大。合理控制水分是農作物正常生長和發(fā)育的重要保證,如果水分不足以補償農作物因蒸騰作用和代謝活動消耗的水量時,嫩枝和葉片就會出現萎蔫現象,影響其正常的生長和發(fā)育。光照強度弱時,農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質比呼吸作用消耗的還少,農作物就會住手生長。
水分約占農作物體重的70%~90%,不僅是農作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且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以及對土壤中養(yǎng)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動所不可缺少的。風也是作物生長發(fā)育的重要生態(tài)因子。
光照強度過強時,會破壞原生質,引起葉綠素分解,或者使細胞失水過多而使氣孔封鎖,造成光合作用減弱,甚至住手。一般作物在強光下,株高降低、節(jié)間縮短、葉色濃綠、葉片小而厚、籽粒飽滿、根系發(fā)達;弱光下作物節(jié)間較長、株高增加、根系發(fā)育不良、抗性降低。溫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,則生長緩慢。
比如對光合作用,溫度升高,光合作用增強,但當溫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時,光合速率明顯地表現出隨溫度升高而下降,這是由于高溫引起催化暗反應的有關酶鈍化、變性甚至遭到破壞,同時高溫還會導致葉綠體結構發(fā)生變化和受損;呼吸作用也溫度升高而增強,在極高溫度下,在維持短時間強呼吸后,呼吸速率急劇下降。但光照強度超過光的飽和點時,光照強度再增加,光合作用強度不增加。
溫度影響農作物的生理生化過程,如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、蒸騰作用等等。反之,如果水分供應過多,不僅會引起植株徒長,還會導致作物根部缺氧,呼吸作用降低、難以吸收養(yǎng)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。氣象條件對農業(yè)生產過程有著重要影響,主要包括光照、溫度、水分、風等氣象因素對農業(yè)生產的影響。風速增加,空氣亂流加強,使作物內外各層次之間的溫度、濕度得到不斷的調節(jié),有效避免某些層次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溫度、濕度,以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(fā)育;風能減少大氣濕度,破壞農作物內水分平衡,使成熟細胞不能擴大到正常的大小,結果所有器官組織都小型化、矮化;風能夠把農作物的花粉或者種子傳播到遠處,幫助農作物受粉和繁殖。光照與農作物光合作用沒有固定的比例關系,但是在一定光照強度范圍內,在其他條件滿意的情況下,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,光合作用的強度也相應的增加。
農作物的生長存在著一定的溫度范圍,大多數農作物能夠適應的溫度變幅在15攝氏度到40攝氏度之間。
Copyright ?2025 重慶天氣 www.31jc.com.cn 杭州聚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06023316號-24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1742號